1. <i id="giiii"><em id="giiii"></em></i>
    1. 淄博科普順科技有限公司

      首頁 | 聯系方式 | 加入收藏 | 設為首頁 | 手機站

      產品目錄

      聯系方式

      聯系人:業務部
      電話:0533-1831020812
      郵箱:service@shanshuijiafang.com
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> 新聞中心 >> 正文

      4K電視成熟至少等五年

      編輯:淄博科普順科技有限公司  字號:
      摘要:4K電視成熟至少等五年

      從今年4月起,隨著樂視、小米以3979元(含兩年服務費980元)和3999元的價格入市,徹底將貼著“高大上”標簽的4K電視售價拉向了谷底。由此,也引發了4K電視在銷量上的爆發式增長。

      數據顯示,今年“五一”期間,4K電視銷售占比已突破30%,50英寸及以上大屏銷售占比突破60%。而今年1-4月,6000元以內的中低端4K電視的銷售占比已超過60%。

      不過,有家電業內人士表示,“隨著大量低價4K電視的入市,也催生了‘偽4K電視’的泛濫,甚至于市面上銷售的60%以上的低價4K電視都是‘偽4K’。

      拉低4K電視售價

      資料顯示,今年4月9日,樂視TV推出4K超級電視X50 Air;一周之后,聯想發布首款4K智能電視終結者S9;5月15日,小米宣布推出號稱頂配4K智能電視的小米電視2。

      奧維咨詢品牌總監蘇亮指出,正是由于樂視、小米等互聯網公司,將4K電視的售價拉低至3000-4000元的價位水平,而這在傳統彩電廠商的游戲規則中是不曾出現過的。

      據了解,2013年,國內外各大電視廠商如索尼、三星、夏普、康佳、TCL、創維等推出的4K電視產品價格大多在七八千元甚至幾萬元不等,而今年“五一”前后,售價則普遍在4000元左右。

      而筆者在走訪北京各大家電賣場時發現,康佳、創維、TCL、海信等彩電品牌推出的4K電視價格均在3000-5000元之間,同時還結合賣場進行大幅度的降價促銷,而部分39英寸的4K電視售價已跌破3000元。

      “除了遭遇互聯網企業的強力狙擊外,由于受累大環境和自身業績不佳,也導致各大彩電廠商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”,蘇亮同時表示。

      據奧維咨詢數據顯示,2014年第一季度,中國彩電市場內銷零售總量為1090萬臺,同比下降10.5%,其中液晶電視銷量1068萬臺,同比下降7.5%。

      而多家彩電上市公司第一季度財報也均表現不佳,除了海信電器出現小幅下滑之外,康佳、長虹和TCL多媒體的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,其中長虹下滑超過90%。

      資深家電產業觀察家梁振鵬則表示,“互聯網公司帶來的不僅是價格的沖擊,更是顛覆了傳統彩電企業依靠硬件來盈利的傳統運營模式,令其朝著服務軟件、整體運營于一身的形式去轉變”。

      催生“偽4K電視”泛濫

      雖然小米、樂視將4K電視的售價拉向了谷底,但卻引發了業界對“真偽4K電視”的口水戰。有觀點認為樂視、小米等互聯網公司為了降低成本,通過采用RGBW模式排列的面板來實現4K分辨率,其實際顯示效果要比真正的4K屏幕差不少。

      針對質疑,兩家公司紛紛拿出證據,聲稱他們采用了有效色彩像素達到3840×2160的真4K面板技術。

      不過,有業內人士則指出,“目前,市售的低價4K電視60%-70%采用了RGBW的‘偽4K’面板,而銷售大戶則來自于傳統的彩電廠商。由于國內4K標準不完善,很多彩電廠商采用了RGBW面板來充當4K來賣,其實目前大部分低端4K電視都不能稱作‘真4K’”。

      梁振鵬也認為,“真正的4K面板要比同尺寸的2K面板成本高出30%左右,因此4K電視的售價也應高出30%以上,而目前售價僅為三四千元的4K電視多數都應該是‘偽4K電視’?!?br>
      “目前,購買4K電視需要面臨一些難以逃避的問題,那就是4K片源稀缺、網絡帶寬不足”,梁振鵬表示,“預計未來5-10年,隨著信號、帶寬、載體等的逐步提升,相應的4K電視的技術和工藝也會更新和升級,4K產業鏈才能真正的走向成熟”。

      上一條:工信部警示面板業 千億投資仍然受制于人 下一條:發展智能電網促能源結構調整
      日本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_2019精品国产_99精品视频只有精品高清6_摩托车三个人一起做了起来